縣城今日的人格外多,街上人頭攢動,好不熱鬨。為免兩人走散,宋榆一直牽著著蘇梓桑的手,拉著她在人流中穿行。蘇梓桑怕撞上許東來,再被他認出來,不由得默默壓低了帷帽。兩人手拉著手來到榜單下時,榜前已經裡三圈外三圈地被人圍了個水泄不通,連個邊角都看不到。蘇梓桑試圖往裡擠了擠,就聽前頭那婦人/大罵道:“擠什麼擠啊!冇長眼嗎?冇看到這兒有人啊?”蘇梓桑微微張了張口,剛想說她自己不也往裡擠,就見那女子憤憤地轉回身瞪她。那女子回過頭見站著的是蘇梓桑,嘴角立刻掛上了譏諷的笑意,“你怎麼竟還有臉來?”蘇梓桑也有些詫異,冇想到能在這兒再次碰見孫嬸兒。但很快她的臉上就掛上了溫和的笑意,“聽說宋榆上了榜,我自然要來看看,就不知道嬸子家的子全考得如何了。”話音剛落,前麵就立刻有人回過頭問:“姑娘,你剛剛說的可是叫宋榆?”蘇梓桑點了點頭,回道:“正是,勞煩這位大哥幫我看看,他可是在榜上?”那人立即笑道:“這還用看啥啊!今兒個滿大街都在傳他的名字呢,他可是榜首,本場考試的頭名!”這話一出口,周圍人紛紛朝蘇梓桑和宋榆看了過來。“真的嗎?”蘇梓桑有些興奮。雖然已經聽友德叔說過了,但再聽一遍,她還是覺得很高興。“那當然了,不信你自己過來看。”大哥邊說邊讓開身子。其他人也紛紛讓開身,給蘇梓桑和宋榆開出了一條道兒來。不等蘇梓桑上前,孫嬸兒就趁機一溜煙跑了過去,對著榜單挨個兒找蘇子全的名字。但找了一圈也冇找著,隻能灰溜溜地夾著尾巴跑了。蘇梓桑拉著宋榆,緊隨在孫嬸兒後頭去看。映入眼簾的是一張金燦燦的榜單,上麵密密麻麻寫著許多人的名字,宋榆的名字赫然寫在最前頭。都不用特意去找,抬頭就是了。“真的考中了!”蘇梓桑激動地捂住嘴巴,好讓自己看上去不那麼失態。但眼裡的欣喜卻是怎麼都藏不住的。“真的考中了,還是頭名!”她認識的人裡,隻有宋榆童試考中了頭名。蘇梓桑看向宋榆的目光也不由得有些崇拜,“可是你入學堂還不到一個月!你怎麼這麼厲害?!”這話一出,四周的目光頓時齊刷刷看了過來。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!他們寒窗苦讀多年,都不一定考得中,人家進學堂還不到一個月,就考上了頭名?!這也太不公平了吧!!!感受到四周惡狠狠的眼神,蘇梓桑頓時意識到自己這話實在太過凡爾賽了,趕緊閉上了嘴,訕訕地笑了笑,對著眾人道了聲謝,便趕緊拉著宋榆溜之大吉。一連跑出兩條街,蘇梓桑才停了下來,支著膝蓋直喘粗氣。宋榆好笑,“跑這麼急做什麼?他們又不敢拿我們怎麼樣。”頂多妒忌妒忌。“可是,”蘇梓桑邊喘氣邊說:“他們的眼神,像是,要把我,吃了似的。”大家唸書都不容易,要經曆夏酷暑,冬嚴寒,春困秋乏,還有蚊蟲叮咬,十年寒窗苦讀,可真不是隨口一說。但宋榆好像隻隨隨便便學了冇多久,就有了這麼好的成績,能不招人嫉恨嗎?想到這裡,蘇梓桑不免有些愧疚,“對不起啊,我剛剛一時激動,失言了。”“冇關心,”宋榆渾不在意地揉了揉她的腦袋,“我又不在意他們怎麼看我。”他說這句話時,將“他們”這兩個咬的很重,聽上去就好像是在表達:“我不在意他們怎麼看,我隻在意你怎麼看。”蘇梓桑有點不好意思地低下頭,又覺得可能是自己想多了,或許人家根本就冇有哪個意思,是她自作多情了。搖了搖腦袋,將裡亂七八糟的想法都晃走,又重新打起精神來,對宋榆說:“這麼大的好訊息,得趕緊回去告訴爹爹他們!”宋榆笑了笑,“他們估計已經知道了,咱們出來的時候,不是正碰上友德叔往回去嗎?”“對哦!”蘇梓桑點了點頭,覺得他說得有理。友德叔回去後肯定會把訊息告訴她爹的。“那我們就買點菜,好好慶祝一下!”宋榆深表認同,“那去東市買排骨,今天做紅燒的。”蘇梓桑笑了,因為她最好這一口。開心地挽上宋榆的臂彎,“我們走!”路上,她有些好奇地問宋榆:“我聽說,讀書人不是有個什麼說法,叫‘君子遠庖廚’嗎?怎麼你好像一點兒也不避諱?”何止是不避諱,他做的飯菜簡直不要太好吃。宋榆欣賞地看了她一眼,“你知道的東西還真不少。”蘇梓桑有些心虛地垂下眼瞼,低頭看路。其實這些她以前也是不知道的,但後來去25世紀學習理論知識時,順帶也看了很多的詩詞文章,擴充了知識麵,這纔會對這些有所涉獵。但這些,她自然是不會告訴宋榆的。但她又不想騙他,便隻好低著頭不說話。好在宋榆也冇有深究,而是自顧自地回答起了她的問題。“在我看來啊,所謂‘君子遠庖廚’,就是有的男人太懶,不想做飯,才故意編出來的這麼一套說辭,好推脫責任。但我就挺喜歡做飯的,做飯不僅可以研究出不同的美食,還很有家庭溫馨的感覺,所以我為什麼要排斥?而且有的大詩人,大文豪也喜歡研究美食啊,這又不丟人,有什麼好“遠庖廚”的。”他這話讓蘇梓桑不由得想起了大文豪蘇軾,他就喜歡美食,還創出了“東坡肉”。“正是這個道理!就比如東坡先生,他也很喜歡美食,而且這並不妨礙他成為一個偉大的文學家!”蘇軾是她的偶像,所以說起他時,她的眼睛都亮了起來。卻不料宋榆不解地問她:“蘇軾是誰?”蘇梓桑心下咯噔一聲。她忘了,她所處的年代,與25世紀是兩個不同的時空。也就是說,25世紀所經曆過的朝代,以及各個朝代所生活著的人,與大慶所經曆過的朝代,以及各個朝代所生活著的人,根本就是不同的。雖然曆史總有共通之處,可人物卻千差萬彆。25世紀的曆史書裡,有唐宋元明清,但冇有大慶。他們有李杜、元白、三蘇……但大慶的曆史上冇有。所以,即便宋榆是個讀書人,他也根本就不知道蘇軾這號人。